
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的數據,2023年香港全年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估計為4067億港元。零售業規模龐大,管理多間門店并非易事,為確保店鋪日常營運順暢,通常會用到各類零售營運平臺,比如香港人較為熟悉的Shopify、Posify、Shopline、Lightspeed等運營平臺,這些平臺通常集成了多個功能模組,包括:網店平臺、門店POS系統、商品庫存管理、會員積分管理、行銷推廣活動模組等等。零售營運平臺以其價格低廉、功能豐富、易於操作和多種合作模式而廣受大眾商家的歡迎。香港各種平臺供應商眾多,大大小小,各具特色,它們都為零售商提供了一系列的專屬解決方案。當然,在實際應用中,不同平臺之間的差異還是很明顯的,存在各自的優點和缺點。
Data Source: https://www.censtatd.gov.hk/tc/press_release_detail.html?id=5381




調貨需人工操作,數據分析功能不足
當遇到店鋪無貨時,店員通常都會在後臺查看各分店的庫存,但無法hold起該店舖該貨品的庫存,因此店員需要通過打電話或WhatsApp聯繫其他分店的店員,Hold起件貨,然後手動操作stock transfer轉貨單並通知顧客來取貨。整個過程全是人手操作,非常麻煩且容易出錯。尤其在貨期緊張時,等待時間的不確定性會大大影響顧客體驗。
一些平臺沒有庫存請求功能,還是要通過打電話或WhatsApp聯繫總部備貨和調貨,並由店長製作銷售庫存表,分析哪些貨品好賣,從而要求總部配合備貨、調貨,非常考驗店長的管理經驗。而且講到後臺數據分析功能,店長反映該平臺過於簡單,不夠全面,日期選擇也不清晰,無法準確查看某件貨品的銷售情況,備貨完全依賴店長的經驗判斷。
店舖自取手寫填單,跨店自取功能欠缺,如再開分店自求多福
系統在店鋪自取功能上存在明顯缺陷,顧客店舖下單,然後過幾天自取時,系統無發紀錄是自取單,反而店員要在下單的收據上手寫紀錄 “自取“及日期。一旦店家單據違失,店家根本無從查核,而且貨存會產生誤差,對客戶而言,同樣需要保留單據核對,客戶體驗同樣不佳。
對於顧客有跨店自取的需求,系統更是支援不足,店員需製作一張紙質取貨單給顧客,然後通過WhatsApp,Email等通訊工具進行通知其他店鋪有取貨的需求,無形增加了店員的工作量,還存在紙質單據遺失的風險。無法實現自動化的跨店取貨流程。若果商家後期計劃擴張分店,後期出錯率攀升,溝通成本巨大,商家只能自求多福。


電腦後臺使用,店員權限過高,公司安全有隱患
店長反映該平臺運營邏輯主要是以電腦後臺為主,好多功能店員都會先用電腦處理,其他功能似乎都是在電腦後臺基礎上衍生的功能,交互邏輯不夠直接,導致特色功能權限很低,操作步驟多。POS系統變得只是解決日常支付操作附屬品。其實POS系統也是店員使用最多的終端之一,它更加直接,更加便捷。
店員反映他們的POS系統和電腦後臺經常不同步,不能直接取消訂單,取消訂單必須以電腦後臺為准。還有POS看不到店鋪的推廣活動,必須到電腦後臺查看,商品的促銷活動也需要手動選擇,無法像其他平臺一樣通過掃碼自動選擇折扣活動。
店員權限過高,可以頻繁進入電腦後臺,這里也還衍生一個安全問題,公司的關鍵數據和資料都有機會被員工查看得到,甚至可以操作,這對公司會產生安全隱患,一個不小心,公司系統故障,公司機密文件外泄,將帶來不必須的損失。

想了解更多
請留下你的聯繫方式
立即向我們1V1免費諮詢